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安陆:以检察听证促公平正义可感可触

2023-12-27 17:10

通讯员安剑 洪琼 金晓晴  近年来,安陆市人民检察院积极推动听证工作常态化、规范化,着力提升检察听证质效,让公平正义更加可感可触。

依托检察听证释法说理,化解矛盾纠纷源头预防

抓牢首道关口,夯实“听”的厚度。制定《审查案件听证工作规定》,将检察听证融入业务办案全流程、实现业务条线全覆盖,督促检察官把检察听证作为基本办案方式,发挥检察听证咨询、论证、群众参与的多元功能,在办案中以公开促公正、促化解,面对面征求人民群众对司法办案工作的意见建议。2020年以来,该院共听证案件400件。

抓牢智慧借助,拓宽“听”的广度。制定《听证员选任管理工作办法》,聘任26名听证员,其中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人民调解员5名。健全听证员“进、出、管、训、用、评”等管理机制,促进检察官更加客观、准确地认定事实、适用法律,依法公正对案件作出处理决定。

抓牢关键少数,强化“听”的力度。充分发挥院领导带头主持公开听证示范引领作用,2021年以来,院领导主持听证66件次,听证范围涉及刑事、民事、行政、公益诉讼四大检察业务。

聚焦检察听证效能释放,推动矛盾纠纷实质性化解

依法能动履职,部门协同联合听证。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权益保障通道,控告申诉检察部门全程参与矛盾事项化解,针对群众反映的老幼妇残等特殊群体权益保障、生态环境保护等问题,与其他检察业务部门联合开展类案集中听证,化繁为简,优化听证资源,将同类矛盾纠纷集中高效化解在首办环节。2020年以来,开展类案集中听证9场次。

聚焦数字赋能,积极探索线上听证。探索将远程视频连接技术运用到跨地区办案环节中,针对居住地路途遥远、出行困难的当事人,开展线上远程视频听证3次。在听证中,证据材料同步展示,释法说理同步开展,听证过程全程同步录音录像,解决了地域、空间限制等问题,减轻了群众舟车劳顿之苦。

注重精准施策,灵活运用上门听证。针对年老体弱、身患疾病、行动不方便的当事人,以及因婚姻家庭、邻里纠纷等引发控告申诉案件的当事人,依法能动履职。院领导和检察官带案下访,开展上门听证,及时就地将矛盾纠纷化解在群众家门口。2021年12月,党组书记、检察长胡海坤在南城街道办事处四里社区主持召开了一起涉民营企业审查起诉案件的公开听证会,开启了从“坐堂办案”到“带案进社区”的有力尝试,该案入选省检察院优化营商环境典型案例。

强化检察听证外延拓展,推动矛盾化解提质增效

检察听证与司法救助相结合,为民纾困解难。在听证过程中发现群众家庭生活确有困难后,及时启动司法救助程序,对可能符合社会救助情形的,加强与民政、残联、属地街道办等相关部门联动,用心用情纾解群众急难愁盼。2021年11月,该院邀请公安局、法院、关工委、妇联等单位,就如何解决“事实孤儿”小果的监护权缺失问题进行检察听证,帮助其告别“百家饭”。

检察听证与源头治理相结合,促进区域治理。通过检察意见、检察建议等方式将听证中发现的社会治理问题及时反馈到有关部门和单位,将办案效果向源头延伸,实现“办理一案、治理一片”的效果。2021年以来,共发出相关检察意见10件、检察建议3件。

检察听证与人民调解相结合,实现案结事了。在办理轻微刑事案件、民事申诉案件过程中“检调对接”48件次,将司法办案与深入化解社会矛盾相结合,依托人民调解组织等各类矛盾纠纷调处工作平台,共同促进当事人就案件中的民事责任和解息诉,有效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通讯员安剑 洪琼 金晓晴  近年来,安陆市人民检察院积极推动听证工作常态化、规范化,着力提升检察听证质效,让公平正义更加可感可触。

依托检察听证释法说理,化解矛盾纠纷源头预防

抓牢首道关口,夯实“听”的厚度。制定《审查案件听证工作规定》,将检察听证融入业务办案全流程、实现业务条线全覆盖,督促检察官把检察听证作为基本办案方式,发挥检察听证咨询、论证、群众参与的多元功能,在办案中以公开促公正、促化解,面对面征求人民群众对司法办案工作的意见建议。2020年以来,该院共听证案件400件。

抓牢智慧借助,拓宽“听”的广度。制定《听证员选任管理工作办法》,聘任26名听证员,其中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人民调解员5名。健全听证员“进、出、管、训、用、评”等管理机制,促进检察官更加客观、准确地认定事实、适用法律,依法公正对案件作出处理决定。

抓牢关键少数,强化“听”的力度。充分发挥院领导带头主持公开听证示范引领作用,2021年以来,院领导主持听证66件次,听证范围涉及刑事、民事、行政、公益诉讼四大检察业务。

聚焦检察听证效能释放,推动矛盾纠纷实质性化解

依法能动履职,部门协同联合听证。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权益保障通道,控告申诉检察部门全程参与矛盾事项化解,针对群众反映的老幼妇残等特殊群体权益保障、生态环境保护等问题,与其他检察业务部门联合开展类案集中听证,化繁为简,优化听证资源,将同类矛盾纠纷集中高效化解在首办环节。2020年以来,开展类案集中听证9场次。

聚焦数字赋能,积极探索线上听证。探索将远程视频连接技术运用到跨地区办案环节中,针对居住地路途遥远、出行困难的当事人,开展线上远程视频听证3次。在听证中,证据材料同步展示,释法说理同步开展,听证过程全程同步录音录像,解决了地域、空间限制等问题,减轻了群众舟车劳顿之苦。

注重精准施策,灵活运用上门听证。针对年老体弱、身患疾病、行动不方便的当事人,以及因婚姻家庭、邻里纠纷等引发控告申诉案件的当事人,依法能动履职。院领导和检察官带案下访,开展上门听证,及时就地将矛盾纠纷化解在群众家门口。2021年12月,党组书记、检察长胡海坤在南城街道办事处四里社区主持召开了一起涉民营企业审查起诉案件的公开听证会,开启了从“坐堂办案”到“带案进社区”的有力尝试,该案入选省检察院优化营商环境典型案例。

强化检察听证外延拓展,推动矛盾化解提质增效

检察听证与司法救助相结合,为民纾困解难。在听证过程中发现群众家庭生活确有困难后,及时启动司法救助程序,对可能符合社会救助情形的,加强与民政、残联、属地街道办等相关部门联动,用心用情纾解群众急难愁盼。2021年11月,该院邀请公安局、法院、关工委、妇联等单位,就如何解决“事实孤儿”小果的监护权缺失问题进行检察听证,帮助其告别“百家饭”。

检察听证与源头治理相结合,促进区域治理。通过检察意见、检察建议等方式将听证中发现的社会治理问题及时反馈到有关部门和单位,将办案效果向源头延伸,实现“办理一案、治理一片”的效果。2021年以来,共发出相关检察意见10件、检察建议3件。

检察听证与人民调解相结合,实现案结事了。在办理轻微刑事案件、民事申诉案件过程中“检调对接”48件次,将司法办案与深入化解社会矛盾相结合,依托人民调解组织等各类矛盾纠纷调处工作平台,共同促进当事人就案件中的民事责任和解息诉,有效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