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湖北最新气象显示
21至22日
强降雨范围扩大
21日鄂西南、江汉平原、鄂东地区
有暴雨、局地大暴雨
22日暴雨落区维持在
江汉平原东部及以东地区
过程期间将有短时强降水
雷暴大风等强对流天气
高温高湿,雷暴大风⚡
大家一定要随时关注
梅雨时期天气预警信息
提前做好防范
健康湖北在此提醒大家:
也要当心这些疾病上身
↓↓↓


闷热潮湿 皮肤癣病高发
梅雨季节闷热潮湿,各种霉菌、蚊虫等大量滋生,不少人备受湿疹、荨麻疹、癣类等疾病的困扰。
其实进入夏季以来,医院的皮肤病就诊率已明显增高。
1
湿疹、荨麻疹
居住环境闷热潮湿、饮食不洁是引起湿疹、荨麻疹的主要原因。
其中,湿疹可表现为红斑、小红疹、小水疱、渗液等,荨麻疹则表现为风团,并伴有瘙痒。
预防:夏季早晨、晚上时段空气湿度较午间更高,最好关上门窗,避免水汽渗透到居室。夏季食物容易腐败变质,应做到现做现吃。
治疗:主要以止痒、抗过敏为主,如外用复方樟脑乳膏、炉甘石洗剂,口服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等。
2
体癣、股癣、手足癣
真菌喜好温暖、潮湿的气候,使得体癣、股癣、手足癣成为梅雨季节最常见的皮肤病。
其主要临床症状是在大腿内侧、手掌足趾间、足底部出现红斑,边缘较清楚,并有小红疹及小水疱等,有时伴有瘙痒。
预防:避免穿半湿不干的衣服、潮湿的鞋袜。雨天洗衣服后应尽量先用洗衣机甩干,然后晾置在通风处,或使用烘干机烘干。
治疗:治疗以涂抹抗真菌外用药为主,如2%硝酸咪康唑乳膏、特比萘芬软膏、酮康唑软膏等,严重者建议在医生指导下口服抗真菌药。
3
丘疹性荨麻疹
丘疹性荨麻疹是螨虫等引起的虫咬皮炎,临床症状为红斑或风团上出现小红疹或小水疱,瘙痒剧烈,尤以儿童多见。
预防:由于超过45℃的高温就可以消灭螨虫,因此在空气潮湿、日照不足的情况下,尽量用热水烫衣服、床单以及被褥。尤其是往年用过的凉席,会滋生许多尘螨,要用热水烫洗,将缝隙仔细擦拭后再用。很多人喜欢用花露水等来防蚊虫,但对于过敏体质的人来说,使用需慎重,一旦发生过敏要停用。
治疗:参考上述湿疹的治疗方法。
医生提醒,皮肤瘙痒不要用手去搔抓,也不要用热水洗烫,这些都会加重原有疾病症状,患者要保持皮肤的清洁干燥,平时穿一些比较透气舒适的衣服和鞋袜。
得了皮肤病后要避免精神紧张、情绪波动,要及时到医院就医,寻找病因,去除刺激性因素。


注意病从口入 少吃生冷食物
一进入梅雨期,急性肠胃炎、急性胃出血、急性胰腺炎、胆结石、尿结石等患者就会明显增多。
这是由于环境炎热、潮湿,食物易发霉变质,再加上长时间待在空调房里贪凉,可能会出现腹泻、呕吐等急性肠胃炎症状。
不要长时间待在空调房里,要增加适量运动,加快血液循环,增加抵抗力。
要少吃生冷食物、夜宵,减少对胃肠道的刺激,通过摄入一些具有祛湿作用的食材来祛除湿气。
注意食品卫生,低温存放食物,食用前严格消毒,彻底加热。
空调温度不要开太低,要注意胃部保暖,注意休息。


适时补充钾钠 谨防心血管疾病发生
梅雨季气温高、气压低
就会造成大量出汗
皮肤蒸发水分快
造成血管血液浓缩
如没有及时补水
很容易诱发心血管疾病
特别是“三高”人群
应适时补充钾、钠,维持电解质正常。
夏天室外热,房间里空调凉,这种反复由热到冷、由冷到热的环境变化,对心血管患者是极其不利的。身处的环境应尽可能保持相对恒定的温度,开空调不能过冷,以身体一动就微微出汗为好。
最重要的是,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调整用药量,绝不能擅自减量或是停药。

(文中配图来源于网络素材,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来源:湖北气象、家庭医生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