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叶恒锋 龙云慧 6月30日清晨,安陆市洑水镇陡山种养专业合作社内,健壮的黄牛悠闲啃食牧草,沉甸甸的桃子压弯枝头,红润诱人,空气中弥漫着果实的甜香。采摘人员笑逐颜开,将鲜果装满竹筐。
变废为宝的秘诀在于该合作社探索的“牛-沼-果”生态循环种养模式。他们将养殖产生的粪污进行厌氧发酵,生成的沼渣沼液替代化肥施用于果园。此举不仅显著提升了桃子、李子的甜度,改善了土壤板结问题,更实现了资源的循环利用。
合作社负责人唐兴发介绍,采用这一模式后,每年化肥使用量减少50%,生产成本降低35%,果品品质大幅提升,吸引了更多游客前来采摘,年增收达5万元。目前,合作社肉牛存栏88头,桃树、李子树种植面积达160亩。
洑水镇畜牧兽医技术服务中心表示,下一步将把这一成功经验推广到全镇32家养殖场, 引导更多养殖主体将粪污“污染源”转化为“绿色资源”,发展生态循环农业,助力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