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程玉娇 近年来,安陆市接官乡莲花社区以村规民约为“金钥匙”,以绿色发展作“主基调”,以共建共享为“动力源”,内外兼修,成功解锁了人居环境从“脏乱差”到“绿富美”的蝶变密码,实现了文明乡风由“入眼”到“入心”的深刻升华,生动诠释了“‘规’出好风景、‘约’出新风尚”的治理智慧。
立规立德,“约”出文明和谐新风尚
乡村振兴,乡风文明是灵魂。莲花社区“两委”坚持党建引领,组织党员、志愿者、群众代表集思广益,共同拟定并完善接地气、易执行的村规民约。依托乡村大喇叭、微信群、公开栏等多元载体广泛宣传,让“规”与“约”深入人心,成为居民日用而不觉的行为规范。
社区将移风易俗作为践行村规民约的重中之重,大力倡导文明乡风、淳朴家风。通过定期评选“好婆媳”、“十星级文明户”、“最美庭院”,选树群众身边的榜样。这些源于生活、群众认可的典型,以其真实感人的事迹,发挥着“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的示范效应,引导村民见贤思齐、崇德向善。社区创新开展“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活动,坚持“群众推、群众选、群众评”,深入挖掘在敬业奉献、孝老爱亲、诚实守信、助人为乐等方面的凡人善举,评选出10位“身边好人”,让道德力量在邻里间传递。同时,将“好人文化”深度融入社区建设,精心打造“星光大道”,集中展示好人事迹,使善行义举“看得见、记得住、学得来”,营造了崇德向善、邻里守望的浓厚氛围。村规民约不再是挂在墙上的条文,而是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文明自觉,有效“约”束了陈规陋习,“约”出了向上向善的新风尚。
增绿添彩,“绘”就生态宜居新画卷
莲花社区深植“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将生态治理作为乡村振兴的突破口,精心描绘“村在林中、家在园中”的田园诗篇。
社区大力实施植绿护绿、美化家园行动,积极动员居民参与,在道路两旁、房前屋后、闲置空地广植花卉树木。昔日单调的村舍被居民亲手打造的小花园、小果园装点一新,呈现出四季有绿、三季有花的怡人景象。产业发展上,社区主动调优结构,引入科技力量,建设现代化果蔬大棚基地,在提升农产品品质与效益的同时,也为游客提供了丰富的采摘体验。
基础设施提档升级是生态宜居的基石。社区对莲花集镇进行全面升级改造,完善休闲娱乐设施,提升整体风貌品质。精心打造的莲花驿站,集游客接待、文化展示、休闲休憩于一体,成为服务新亮点。通过系列举措,着力构建“村在树林中,家在果园里”的绿色田园格局。如今,以赵钱旅游线为纽带,串联起三组梅家湾、现代果蔬大棚基地、莲花集镇和莲花驿站,形成一条“村庄有美景、田地有果蔬、集镇可休闲”的特色农旅融合观光带。
共建共享,“筑”就幸福美好新家园
莲花社区秉持“带领群众一起干,共建美好新家园”的理念,将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作为落脚点,充分激发村民“主人翁”意识,凝聚“共同奋斗、创造美好生活”的共识。
新建的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功能完善,成为服务居民的主阵地。社区配套建设乡村文化大舞台、幸福食堂、童心乐园等惠民项目,大力实施人居环境综合整治,推进雨污管网建设,铺设亲水休闲步道,修建古朴雅致亭廊,显著提升了居民生活品质。
为深化共建共享,社区创新治理方式。通过主题党日、屋场院子会、入户走访等形式,随时倾听民声、回应关切,充分调动村民参与共谋的积极性,使其从乡村建设的“旁观者”转变为“主角”。累计征集问题和建议100余条,并聚焦群众反映突出的道路环境问题,拆除违建房屋、搭棚230余间,实施立面改造2万余平方米。同时,同步完善功能配套,建成莲花交通驿站,升级改造莲花自来水厂,新建候车亭2处、花坛40余处、安装太阳能路灯80余盏。
如今的莲花社区,道路宽敞整洁,荷叶田田映日;基础设施完善,集镇功能健全;人居环境优美,文明新风扑面而来。莲花社区的生动实践充分证明,只有根植“人人有责、人人尽责”的共同体理念,才能构建起休戚与共的“村庄命运共同体”,携手筑就宜居宜业、和美幸福的新家园,为新时代美丽乡村建设提供了可复制的“莲花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