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沈欣 熊昊 当前,安陆市洑水镇3.6万亩中稻正值孕穗抽穗关键期,持续高温少雨导致涢水支流水位持续下降。洑水镇组织120余名党员干部昼夜奋战,“清淤疏渠、抢修设备、保障供电”三管齐下,累计疏通河道13.6公里,抢修泵站37座,协调调水230万立方米,有效保障农田灌溉用水。
清淤疏渠,打通“梗阻水脉”
8月3日凌晨5时,横畈村河道边2台挖掘机轰鸣作业,水利农机服务中心主任杨冰华带领突击队轮班清淤,周末也不停歇。“这段河道关系下游800亩稻田,必须争分夺秒!”通过“机械清淤+人工清障”,6支突击队分段包保,30小时内清除淤泥3600方,河道过水能力提升40%。针对跨村交界、支渠末梢等“卡脖子”渠段,优先采用人工接力清理,确保水流贯通至田间地头。
抢修设备,守护“灌溉动脉”
“叶轮轴承换了3套,今天必须恢复出水!”望河村党总支书记胡问权连续奋战7小时,组织人员抢修泵站。洑水镇成立“党员技术攻坚组”,对全镇63座泵站开展“体检式”排查,更换电机12台、维修管道1500余米。针对老旧设备故障,采取“边检查、边维修、边保养”模式,确保取水顺畅无阻。
开通“绿色通道”,保障抗旱供电
8月4日上午8时,三陂港社区9组泵站急需新装三相农业电表解决抗旱用电问题。洑水镇电力所开通“绿色通道”,1小时内完成安装并调试。今夏,洑水镇开通电力“绿色通道”,确保抗旱线路优先施工、优先送电。“从申报到通电抽水,速度快得超预期!”种粮大户陆文忠点赞道。
旱情见证初心,行动诠释担当。在这场与旱情赛跑的攻坚战中,洑水镇谱写出一曲“党群同心战旱情”的动人乐章。目前,全镇中稻保产率已达95%以上。
(来源:安陆市洑水镇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