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杨晓东8月5日,一场因稻田“争水”引发的邻里纠纷在安陆市洑水镇横畈村田间地头骤然升温。村民王某利用紧邻抗旱渠的优势引水灌溉自家稻田,水未灌满,邻居郭某却将潜水泵直接放入王某田中抽水,认为此举损伤庄稼的王某当即阻拦,双方各执一词,矛盾迅速激化。
接到报告的洑水司法所所长陈定华赶到时,两位老农的争执已持续两小时。作为驻村第一书记,他深知这场纠纷的特殊性:横畈村地处灌溉末梢,持续20天无有效降雨让每滴水都堪比油贵。
在充分掌握实情后,洑水司法所所长陈定华就地组织村干部商讨对策。凭借对村情水系的熟悉,一个兼顾双方核心关切、着眼长远的方案快速成型:在确保王某稻田得到充分灌溉的前提下,将抗旱渠富余水源引入王某稻田下方的公共池塘蓄存;郭某则改从该池塘抽水灌溉自家田地,并负责将池塘注满,为后续用水提供保障。
这一“引渠入塘、分池取水”的方案,如同久旱甘霖,精准滴灌在双方心坎上。王某的灌溉权得到保障,郭某的用水需求亦获满足,公共池塘的蓄水更惠及周边田块。两人当场握手言和,对司法所和村干部高效务实、一心为民的调解深表感谢。一场可能升级的邻里冲突在高温下被及时化解。
“抗旱时节,水就是庄稼的命,更是村民的心头急。”司法所所长陈定华表示,“基层调解既要解法结,更要解心结。利用现有水利设施灵活调配资源,既解决当下矛盾,也为后续抗旱留足缓冲,这是‘枫桥经验’在田间地头的生动实践。”此次纠纷的圆满解决,是司法行政力量主动融入基层治理、服务乡村振兴的缩影,展现了新时代调解工作于细微处促和谐、于关键时保稳定的重要作用。
(来源:安陆市司法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