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安陆市接官乡:一片茶叶连乡情 一壶茶水润人心

2025-08-14 15:19

01.png

本网讯 通讯员杨秉硕  在安陆市“乡超”联赛如火如荼进行之际,湖北安悟吉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为接官西瓜队送来了特别的“能量补给”——50箱饮用水和红牛饮料。赛场上,“槎山白茶”的助威横幅格外醒目,与球员们拼搏的身影相映成趣,成为乡村活力的一道亮丽风景。这份来自本土企业的暖心支持,正是其扎根乡土、回馈乡邻的生动写照。

02.png

2021年春天,在接官乡槎山脚下,一个改变乡村命运的故事悄然开启。在返乡能人徐大勇的带领下,村民们小心翼翼地将从浙江安吉引进的白茶苗栽入这片沃土。短短几年,这片曾经饱受干旱困扰的土地华丽转身,千亩茶园郁郁葱葱,“槎山白茶”正成为撬动乡村振兴的“金杠杆”。

扎根故土:让乡亲们在家门口致富

“槎山的土地是有灵性的,双泉的甘甜都融在了茶叶里。”湖北安悟吉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徐大勇常常这样说道。这位在外打拼多年的游子,带着对家乡的眷恋,敏锐地发现了槎山北纬31°黄金产茶带的独特优势——温润的气候、富硒的土壤,更有千年双泉寺的泉水滋养,与安吉白茶的生长需求完美契合。

创业路上布满荆棘。2022年夏秋之交,一场特大干旱让新栽的茶苗几近枯萎,200多万元的投资眼看就要付诸东流。“看着乡亲们蹲在茶园里抹眼泪,我就下定决心一定要挺过去。”徐大勇六赴浙江取经,邀请农业专家改良灌溉技术,最终带领乡亲们共渡难关。

如今,槎山白茶基地已发展到1200余亩,培育出“槎山银针”“双泉玉露”等优质产品。经湖北省农科院检测,这里的茶叶品质不仅媲美原产地,部分指标更胜一筹。2024年首采干茶300斤,高端产品售价达2000元/斤,年销售额突破60万元;2025年产量激增至1500斤,销售额突破200万元大关,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

03.png

与其他企业不同,湖北安悟吉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始终坚持将核心基地留在接官乡。“我们的工人都是乡里乡亲,他们对手艺的执着、对土地的感情,是任何地方都替代不了的。”截至目前,茶园已带动120户村民就业,2022-2024年累计发放工资300余万元,村民年均增收2万多元。老茶农张大爷乐呵呵地说:“种了一辈子地,没想到老了还能当上‘技术工’,这日子比茶叶还香甜。”

04.png

反哺乡邻:从单一生产到融合发展

企业发展壮大后,始终不忘“饮水思源”。公司创新推出“自建基地+农户共建+代建代管”模式,免费为村民提供茶苗和技术培训,并承诺保底收购鲜叶,让更多家庭共享产业红利。2023年,公司整合槎山村扶贫资金,每年为村集体分红1万元,通过“公司+农户+合作社+电商”模式,带动村民年均增收2万元,为巩固脱贫成果注入持久动力。

“我们不仅要让乡亲们的腰包鼓起来,更要让家乡的名片亮起来。”徐大勇介绍,公司正依托槎山双泉寺、李白品茶遗址等文化资源,打造“茶旅融合”新业态。在建的观光制茶厂、茶文化研学基地、农耕体验区等项目,将让游客亲身参与采茶、制茶全过程,在禅茶馆里体验“双泉烹茶”的千年古韵,实现一二三产业的有机融合。

05.png

传承创新:让茶香飘得更远

从唐代陆羽在此品泉著经,到如今科技赋能茶产业;从传统手工炒茶技艺,到标准化生产线与电商直播相结合,槎山白茶的发展历程,既是传统与现代的交融,更是企业与乡土的深情对话。今年,公司成功注册“安陆槎山白茶”地理标志商标,通过抖音直播、高端茶礼定制等渠道拓展市场,让“北纬31度的茶香”飘向全国。在槎山深处,老茶匠手把手传授炒茶技艺的场景,与年轻人直播带货的画面相映成趣,构成了一幅生动的产业传承图景。

“就像双泉寺的泉水,看似平静,却滋养着一代又代乡民。”展望未来,湖北安悟吉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计划将种植规模扩大至1500亩,打造年接待10万人次的茶旅综合体,让槎山白茶真正成为接官乡的“生态名片”和“富民产业”。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一片小小的茶叶,正串起浓浓的乡情,润泽着百姓的心田。


01.png

本网讯 通讯员杨秉硕  在安陆市“乡超”联赛如火如荼进行之际,湖北安悟吉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为接官西瓜队送来了特别的“能量补给”——50箱饮用水和红牛饮料。赛场上,“槎山白茶”的助威横幅格外醒目,与球员们拼搏的身影相映成趣,成为乡村活力的一道亮丽风景。这份来自本土企业的暖心支持,正是其扎根乡土、回馈乡邻的生动写照。

02.png

2021年春天,在接官乡槎山脚下,一个改变乡村命运的故事悄然开启。在返乡能人徐大勇的带领下,村民们小心翼翼地将从浙江安吉引进的白茶苗栽入这片沃土。短短几年,这片曾经饱受干旱困扰的土地华丽转身,千亩茶园郁郁葱葱,“槎山白茶”正成为撬动乡村振兴的“金杠杆”。

扎根故土:让乡亲们在家门口致富

“槎山的土地是有灵性的,双泉的甘甜都融在了茶叶里。”湖北安悟吉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徐大勇常常这样说道。这位在外打拼多年的游子,带着对家乡的眷恋,敏锐地发现了槎山北纬31°黄金产茶带的独特优势——温润的气候、富硒的土壤,更有千年双泉寺的泉水滋养,与安吉白茶的生长需求完美契合。

创业路上布满荆棘。2022年夏秋之交,一场特大干旱让新栽的茶苗几近枯萎,200多万元的投资眼看就要付诸东流。“看着乡亲们蹲在茶园里抹眼泪,我就下定决心一定要挺过去。”徐大勇六赴浙江取经,邀请农业专家改良灌溉技术,最终带领乡亲们共渡难关。

如今,槎山白茶基地已发展到1200余亩,培育出“槎山银针”“双泉玉露”等优质产品。经湖北省农科院检测,这里的茶叶品质不仅媲美原产地,部分指标更胜一筹。2024年首采干茶300斤,高端产品售价达2000元/斤,年销售额突破60万元;2025年产量激增至1500斤,销售额突破200万元大关,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

03.png

与其他企业不同,湖北安悟吉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始终坚持将核心基地留在接官乡。“我们的工人都是乡里乡亲,他们对手艺的执着、对土地的感情,是任何地方都替代不了的。”截至目前,茶园已带动120户村民就业,2022-2024年累计发放工资300余万元,村民年均增收2万多元。老茶农张大爷乐呵呵地说:“种了一辈子地,没想到老了还能当上‘技术工’,这日子比茶叶还香甜。”

04.png

反哺乡邻:从单一生产到融合发展

企业发展壮大后,始终不忘“饮水思源”。公司创新推出“自建基地+农户共建+代建代管”模式,免费为村民提供茶苗和技术培训,并承诺保底收购鲜叶,让更多家庭共享产业红利。2023年,公司整合槎山村扶贫资金,每年为村集体分红1万元,通过“公司+农户+合作社+电商”模式,带动村民年均增收2万元,为巩固脱贫成果注入持久动力。

“我们不仅要让乡亲们的腰包鼓起来,更要让家乡的名片亮起来。”徐大勇介绍,公司正依托槎山双泉寺、李白品茶遗址等文化资源,打造“茶旅融合”新业态。在建的观光制茶厂、茶文化研学基地、农耕体验区等项目,将让游客亲身参与采茶、制茶全过程,在禅茶馆里体验“双泉烹茶”的千年古韵,实现一二三产业的有机融合。

05.png

传承创新:让茶香飘得更远

从唐代陆羽在此品泉著经,到如今科技赋能茶产业;从传统手工炒茶技艺,到标准化生产线与电商直播相结合,槎山白茶的发展历程,既是传统与现代的交融,更是企业与乡土的深情对话。今年,公司成功注册“安陆槎山白茶”地理标志商标,通过抖音直播、高端茶礼定制等渠道拓展市场,让“北纬31度的茶香”飘向全国。在槎山深处,老茶匠手把手传授炒茶技艺的场景,与年轻人直播带货的画面相映成趣,构成了一幅生动的产业传承图景。

“就像双泉寺的泉水,看似平静,却滋养着一代又代乡民。”展望未来,湖北安悟吉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计划将种植规模扩大至1500亩,打造年接待10万人次的茶旅综合体,让槎山白茶真正成为接官乡的“生态名片”和“富民产业”。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一片小小的茶叶,正串起浓浓的乡情,润泽着百姓的心田。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