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周凯 蔡晓钦 连日来,安陆市洑水镇综合执法中心、应急站、联合涢港社区等多个部门组建的专项工作专班,持续聚焦收割机手管理核心任务,尤其针对秋季跨区作业的外来农机手群体,打出“关怀+宣传+管控”组合拳,通过深化宣传引导、全域摸排登记,从源头筑牢秸秆禁烧防线,保障农业生产安全。
针对外来农机手不熟悉本地环境、作业期间易遇突发情况的特点,社区与执法中心专班主动延伸服务触角,将人文关怀与安全保障落到实处。在涢港社区农机临时停放点,专班工作人员正为外来农机手递上饮用水,详细告知附近维修点、住宿点位置,“师傅们远道而来不容易,有啥需求尽管说,我们帮着协调。”同时,结合秋季干燥、火灾风险增高的实际,工作人员逐一向外来农机手叮嘱机械操作安全要点:“作业前务必检查电路油路,田间吸烟要远离秸秆堆,晚上停放设备记得切断电源。”从生活便利到安全生产,全方位的关怀让外来农机手倍感暖心,“没想到这边服务这么细,干活也更踏实了。”来自江苏的一位农机手张师傅说。
镇秸秆禁烧专班、双综办联合专项工作专班,将外来农机手作为政策宣传的重点对象,变“被动等待”为“主动靠前”。在收割机作业间隙、临时登记点等场景,工作人员拿着《秸秆禁烧管理条例》《低茬收割技术规范》等材料,用通俗语言讲解核心要求:“留茬高度必须控制在10厘米以内,这是硬标准;要是违规焚烧秸秆,不仅要罚款,还会影响后续跨区作业资质。”针对部分外来农机手对本地政策不了解的情况,专班采取“案例讲解+后果警示”的方式,结合周边地区秸秆焚烧查处案例,明确违规作业的法律责任与经济代价。截至目前,已累计向外来农机手发放相关宣传单100多份,确保政策要求入脑入心。“以前只知道要割得干净,现在才清楚留茬高度、禁烧这些规矩都是‘红线’,肯定严格遵守。”经过细致讲解,外来农机手们对政策要求有了清晰认识。
为实现外来农机手“底数清、责任明”,专班以“全域摸排+精准登记”为抓手,联合社区网格员、辅警,对入镇作业的外来农机手逐一登记姓名、联系方式、作业地块、设备型号等信息,同步纳入《洑水镇农机手动态管理台账》,实现“来时有登记、作业有跟踪、离开有备案”。在此基础上,专班组织外来农机手逐一签订《2025年度农机手收作业承诺书》,明确低茬收割标准、秸秆禁烧责任、安全生产义务等内容,将“口头承诺”转化为“书面约束”。“签了承诺书,就相当于立下了‘军令状’,作业时会时刻提醒自己按规矩来。”刚签完承诺书的农机手刘师傅说。
截至目前,专班已完成8名外来农机手的信息登记与承诺书签订,结合本地16名农机手管理台账,形成覆盖全域的农机手监管网络。
下一步,洑水镇将持续优化外来农机手服务与管理机制,通过“日常巡查+随机抽查”强化承诺落实,既用人文关怀让外来农机手“愿意留”,也用规范管理让作业标准“不松懈”,为守护乡村洁净环境、保障秋季农业生产有序推进筑牢坚实基础。
(来源:安陆市洑水镇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