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孝感市第七届委员会
第十三次全体会议决议
(2025年8月21日中国共产党孝感市第七届委员会第十三次全体会议通过)
中国共产党孝感市第七届委员会第十三次全体会议,于2025年8月21日召开,出席这次全会的有市委委员45人,市委候补委员9人。有关方面负责同志和基层党代表列席会议。
全会由市委常委会主持。全会听取和审议了《市委常委会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北重要讲话精神情况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共孝感市委、孝感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建设武汉都市圈副中心城市、奋力打造支点建设重要增长极的实施意见》《中共孝感市委关于聚焦“六力”进一步激励干部在加快建设武汉都市圈副中心城市、奋力打造支点建设重要增长极中担当作为的实施意见》。市委书记胡玖明就两份《实施意见(讨论稿)》起草情况向全会作了说明,并作总结讲话。
全会一致认为,习近平总书记亲自为湖北发展把脉定向、指路领航,赋予湖北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的目标定位,为新时代新征程湖北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省委赋予孝感“加快建设武汉都市圈副中心城市、奋力打造支点建设重要增长极”的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为我们进一步指明了方向、明确了路径。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北、亲临孝感时的殷殷嘱托,准确把握省委赋予孝感的战略定位,统一思想、统一行动、统一步调,最大程度凝聚起干事创业的磅礴力量,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坚韧执着,加快把孝感建设成为名副其实的“武汉都市圈副中心城市、支点建设重要增长极”。
全会指出,要聚焦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坚持依托武汉、服务武汉、融入武汉,充分发挥区位、资源等优势,坚定不移做大产业、做强主城、做美乡村,整体提升孝感发展能级、科创能力、枢纽功能、产业质效、城市品质,加快建成综合实力领先、战略支撑力强,科创能力跃升、产业竞争力强,枢纽功能凸显、开放辐射力强,文脉赓续焕新、文化影响力强,生活品质优渥、环境吸引力强的副中心城市,力争经济总量2030年达到5000亿元、2035年达到7000亿元,主要经济指标全省靠前,综合实力跻身全国“百强”,成为武汉都市圈高质量发展重要动力源和全省支点建设重要增长极。
全会强调,要加快推进能级跨越,奋力建设全国百强城市。要厚植投资动能,深入实施项目投资攻坚突破行动,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完善亿元以上产业项目“321”工作机制,高标准谋划一批牵引性、格局性、标志性重大项目,以有效投资增强发展硬实力。要激发消费潜能,深入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稳步提高就业、教育、医疗、养老、住房保障等公共服务水平,大力发展首发经济、银发经济、夜间经济、赛会经济,以优质消费增强经济增长主动力。要强化保障功能,深入实施营商环境优化提升行动,持续擦亮“孝着办”营商品牌,以一流环境增强发展软实力。
全会强调,要加快推进科创引领,奋力建设武汉都市圈科技成果转化高地。要壮大高质量科创主体,紧扣全省“61020”全链条攻关部署,落实省战略人才力量“十百千万”行动,实施汉孝科技合作工程,梯次培育一批科技领军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科创“新物种”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要做强高能级科创平台,实施国省重点研发项目、省市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项目“双百行动”,搭建一批产业联合创新中心、产业技术研究院、产业创新联合体等平台。要加快高效率成果转化,加快融入武汉科创中心、光谷科创大走廊建设,做强概念验证中心、制造业中试平台、场景创新促进中心、科创企业孵化器、高水平技术经理人“五大支撑”,打通“转化—孵化—产业化”循环链条。
全会强调,要加快推进产业倍增,奋力建设先进制造业强市。要坚持“三线并进”优化产业结构,实施工业经济“赋能挺脊”行动,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未来产业前瞻布局,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要坚持“链群协同”壮大产业集群,深入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优质企业培育工程、龙头企业壮大工程,打造纺织服装、光电子信息、纸(卫)塑包装3个千亿级产业集群和盐磷化工、食品加工、装备制造3个五百亿级产业集群。要坚持“融合发展”提升产业层次,深入开展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打造航天重工、华中光电、汉光科技等一批特色产业园和产业集群。
全会强调,要加快推进枢纽提能,奋力建设华中地区重要商贸物流基地。要完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构建“多网融合”铁路网,织密“七横五纵”公路网,畅通“一江三河”航道网。要构建现代商贸流通体系,加快首衡城特色农产品供应链平台建设,实施县域商业体系升级工程,健全完善县乡村三级物流配送体系、农产品上行电商服务体系,打造2—3个高品质市级商圈。要打造内陆开放高地,加快开放主体扩面提能,深化与武汉新港、天河机场、花湖机场、中欧班列战略合作,大力发展新型易货贸易、离岸贸易,创新提升服务贸易,护航“孝品出海、货通全球”。
全会强调,要加快推进绿色转型,奋力建设美丽孝感。要持续提升生态环境质量,深入实施生态环境质量改善行动,扎实推进中央和省级生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工作,加强大气污染综合治理,加快“无废城市”建设,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要深入推进绿色低碳发展,严格落实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准入清单,大力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加快构建清洁能源体系,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要广泛开展美丽系列建设,高格调高品位建设主城,加快构建“两湖镶嵌、六水相依”的主城生态格局,持续深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专项行动,深入实施“万树村”建设,加强重点河湖综合治理,梯次推进全域美丽城市、美丽乡村、美丽河湖建设。
全会强调,要加快推进文化创新,奋力建设中华孝文化名城。要加强文化资源保护利用,编制《孝感市历史文化保护传承规划》,大力弘扬大别山精神、抗洪精神、抗疫精神,深入实施“孝十条”,加强简牍文化活化利用;加强中原军区旧址、新四军第五师司令部旧址等红色文化保护利用,传承和赓续红色血脉。要加快文旅产业提档升级,深入实施特色旅游目的地建设行动,推进“旅游+百业”“百业+旅游”跨界融合,打造在全国有影响力的孝文化之旅。要实施优质文化惠民行动,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进基层文化基础设施提档升级,办好第十七届省运会、孝文化旅游节、孝感马拉松、登山大会等更多群众性文体活动,让文化发展成果更多惠及人民群众。
全会强调,要加快推进区域联动,奋力建设武汉都市圈协同发展引领区。要加快汉孝同城化发展,提升交通通达水平,深化科技创新合作,深度承接产业转移,加强教育医疗合作,深化政务服务互认,推动汉孝规划对接、交通快联、产业协作、科创协同、市场互促、民生共享。要加快推进主城崛起,滚动实施“双百”工程,高标准打造东城核心区,支持孝南区建设中国纸卫品之都、实现全国百强进位,市高新区建设创新驱动发展引领区,市临空区建设汉孝同城化发展先行区和产城融合的临空新城,持续提升主城首位度、产业支撑力、辐射带动力。要加快县域城乡融合发展,坚持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构建孝汉应三城联动、多点支撑的县域发展格局;强化县乡村三级联动,一体推进乡村富民产业、基层社会治理、乡村振兴动力等六大体系建设,促进城乡共同繁荣发展。
全会强调,要聚焦“六力”进一步激励干部担当作为。要强化党性教育增强政治定力,从严抓好党员理论学习,弘扬“四下基层”优良作风,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引导党员干部从政治上看、从政治上干,始终沿着正确政治方向前进。要加强培养锻炼提升工作能力,统筹推动干部跨部门跨层级跨领域交流任职,经常性开展岗位技能大比武、实战演练、复盘反思,多渠道组织干部学政策、钻业务、提技能。要推动能上能下激发队伍活力,突出实绩导向、事业导向、基层导向,及时选配表现突出的干部到重要职务和关键岗位,定期专题研究不担当不作为干部的处理问题,推动“能者上、庸者下”;完善管理机制,强化教育关怀,健全机制畅通“上下”循环,持续优化干部队伍结构。要做实关心关爱增强内生动力,优化职级晋升机制,常态化开展及时奖励、优秀公务员等典型选树工作;持续精简市对县、县对乡考核指标,规范权责清单,持续减负赋能;落实关爱措施,强化待遇保障,对生活困难的党员干部实行全覆盖结对帮扶。要严格管理监督传导干事压力,做深做实政治监督,严格经济责任审计监督,加强干部日常监督,深化政治生态分析研判成果运用,严格落实干部选拔任用“凡提四必”、任前事项报告等制度,防止干部“带病提拔”。要深化清廉建设增强抵腐定力,紧盯入党入职、提拔重用等重要节点,分层分类开展常态化纪律教育;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严肃查处违规吃喝、酒驾醉驾、违规打牌和赌博等“四风”顽疾;发扬自我革命精神,完善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机制。
全会号召,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省委的坚强领导下,扛牢使命、鼓足干劲,砥砺奋进、善作善成,为加快建设武汉都市圈副中心城市、奋力打造支点建设重要增长极接续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