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谢文龙 九月以来,安陆市雷公镇6万亩水稻迎来集中收割期。通过低茬收割、秸秆粉碎还田与打捆离田“双路径”并行,该镇全面推进秸秆综合利用,实现“零焚烧”目标,为秋播生产打下坚实基础。
金秋时节,雷公镇连片稻田里机械轰鸣,稻浪起伏。全镇水稻收割已全面展开,截至发稿时,累计收割面积4412亩,全部采用低茬收割模式,其中秸秆粉碎还田3000亩,打捆离田1412亩。
为破解秸秆处理难题,雷公镇今年秋季宣传先行,全镇每村(社区)至少悬挂两条横幅、书写50条标语,积极营造秸秆综合利用氛围;干部跟机,全镇机关干部下沉一线跟机监督,确保收割留茬高度不超过15厘米,同步完成秸秆粉碎或打捆离田;组织三个督导专班开展不间断巡查,发现问题立即督促整改。
魏桥村的稻田中,农机手李师傅熟练地操控着齐草收割机穿梭而过,稻茬被整齐地留在田地间,秸秆则有序地倒伏于田间。“镇干部每日都来田里检查留茬的高度,还积极帮我们协调运输车辆,如今秸秆已成了炙手可热的抢手货!”李师傅欣喜地说。
镇农业分管负责人介绍,粉碎还田的秸秆可有效增加土壤有机质;离田秸秆则被送往彭桥村引进的云南会泽富鼎有限公司及本地养殖合作社,实现“变废为宝”。目前全镇已组织打捆运输车30余台次,清运秸秆400余吨。
据悉,雷公镇还将进一步推广“秸秆+菌菇”“秸秆+饲料”等综合利用模式,既解决焚烧污染问题,又促进农民增收,走出一条绿色农业与经济效益共赢的新路径。
(来源:安陆市雷公镇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