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冲上热搜!快打开支付宝自查,赶紧解除

2025-09-17 09:14

在大数据时代

每个人都是数据的提供者和使用者

在便利生活的同时

也暗含个人信息泄漏风险

图片

你知道自己在使用App、小程序时

点击“同意授权”后

提供了多少个人信息吗?

多年来

你又随手“授权”了

多少第三方机构?


9月16日,“支付宝账号解除授权”的话题冲上微博热搜,引起热议。一位网友建议大家打开支付宝,查看“个人信息授权管理”,同时呼吁顺便查下“免密支付/自动扣款”。


不少网友查了“免密支付/自动扣款”

才发现自己授权了多个扣费项目


有人体验发现,自己不知不觉授权了121项。百余项授权中,部分授权内容是获取昵称和头像,但也有不少会涉及姓名、身份证号、手机号码等敏感信息甚至很多软件、平台毫无印象,都不知道是干什么用的……


原以为去年年初才检查过的“免密支付/自动扣款”不会有什么问题,没想到一查,竟然又新增了15个项目签约了“免密支付/自动扣款”服务,包括付款码免密支付、乘车码支付、自动还款、打车软件、定期扣款投资理财、外卖软件、视频会员等。


对此

消费者可定期检查和管理

“账号授权”和“免密支付/自动扣款”

👇


具体步骤

「打开支付宝」—「我的」—「设置」—「用户保护中心」—「个人信息授权管理」/「免密支付/自动扣款」

及时解除不必要的“授权”

关闭不需要的“扣费”


图片


此外

针对“自动扣费”的情况

广大消费者还要注意这几点


要谨慎开通自动扣款功能

除生活场景中高频率出现的小额公共服务外,对各种会员、出行、游戏等的自动扣款(免密支付),消费者在开通时要多权衡利弊,特别要留意首月(次)优惠后自动续费的约定。


同时,定期清理微信支付和支付宝的免密授权、自动续费功能。


此外,要养成定期核查账单的良好习惯,把银行、微信、支付宝、电信、水电气等账单逐一查对,看看是否有异常扣费,如果有异常扣费,要分析原因,及时进行处置,以免侵权行为长时间发生,自己还不知情。

来源:湖北发布、支付宝、新浪微博、无锡发布

在大数据时代

每个人都是数据的提供者和使用者

在便利生活的同时

也暗含个人信息泄漏风险

图片

你知道自己在使用App、小程序时

点击“同意授权”后

提供了多少个人信息吗?

多年来

你又随手“授权”了

多少第三方机构?


9月16日,“支付宝账号解除授权”的话题冲上微博热搜,引起热议。一位网友建议大家打开支付宝,查看“个人信息授权管理”,同时呼吁顺便查下“免密支付/自动扣款”。


不少网友查了“免密支付/自动扣款”

才发现自己授权了多个扣费项目


有人体验发现,自己不知不觉授权了121项。百余项授权中,部分授权内容是获取昵称和头像,但也有不少会涉及姓名、身份证号、手机号码等敏感信息甚至很多软件、平台毫无印象,都不知道是干什么用的……


原以为去年年初才检查过的“免密支付/自动扣款”不会有什么问题,没想到一查,竟然又新增了15个项目签约了“免密支付/自动扣款”服务,包括付款码免密支付、乘车码支付、自动还款、打车软件、定期扣款投资理财、外卖软件、视频会员等。


对此

消费者可定期检查和管理

“账号授权”和“免密支付/自动扣款”

👇


具体步骤

「打开支付宝」—「我的」—「设置」—「用户保护中心」—「个人信息授权管理」/「免密支付/自动扣款」

及时解除不必要的“授权”

关闭不需要的“扣费”


图片


此外

针对“自动扣费”的情况

广大消费者还要注意这几点


要谨慎开通自动扣款功能

除生活场景中高频率出现的小额公共服务外,对各种会员、出行、游戏等的自动扣款(免密支付),消费者在开通时要多权衡利弊,特别要留意首月(次)优惠后自动续费的约定。


同时,定期清理微信支付和支付宝的免密授权、自动续费功能。


此外,要养成定期核查账单的良好习惯,把银行、微信、支付宝、电信、水电气等账单逐一查对,看看是否有异常扣费,如果有异常扣费,要分析原因,及时进行处置,以免侵权行为长时间发生,自己还不知情。

来源:湖北发布、支付宝、新浪微博、无锡发布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