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通讯员李思懿 胡依力
连日来,安陆市棠棣镇聚焦镇域内S243省道、金李线、周天线等10条重点公路沿线环境短板,以“全域覆盖、不留死角”为目标,集中开展路域环境整治行动,以实际行动提升辖区颜值、助力文明创建。
此次整治打破以往“单点作战”模式,整合各村(社区)力量,构建“全域联动”工作格局。截至目前,全镇累计投入人力800余人次,清运垃圾杂物50余车,10条公路沿线环境显著改善,昔日杂乱的道路两侧变得整洁有序,边角地带焕然一新。
压实责任链条,构建闭环治理体系。棠棣镇以“责任到人、管护到位”为核心,制定《路长制责任一览表》,为10条公路量身打造“路长负责制”,明确包保范围与职责清单。路长定期下沉责任路段开展“拉网式”巡查,既排查路面垃圾、杂草堆积等显性问题,也关注排水不畅、设施破损等隐性隐患,建立“问题发现—限时整改—复核销号”闭环机制。例如在周天线整治中,路长及时协调清理因货车抛洒导致的碎石堆积,并设置警示标识;金李线则通过任务细化到村、责任到人,推动整治高效落地。
凝聚干群合力,掀起全民整治热潮。棠棣镇坚持“干部带头、群众参与”,激发群众“主人翁”意识,推动环境整治从“干部干、群众看”转变为“干群一起干”。21个村(社区)党员干部率先示范,志愿者主动请缨,许多村民也自发拿起工具加入除草、清杂等工作。金泉村、天墩新村等五村延续“五村联动”传统,村民分工协作,清理垃圾、铲除杂草、转运废料,热闹的劳动场面传递出文明新风。镇政府调配清运车辆等设备,提供技术物资支持,有效提升整治效率。
完善长效机制,促进整治成果常态化。为防止问题反弹,棠棣镇构建“整治—巩固—提升”长效管护体系。一方面强化日常监管,将路长巡查调整为“常态化+重点加密”模式,结合“回头看”对重点路段定期复核,立行立改反弹问题;另一方面加强宣传引导,通过广播、微信群、宣讲等渠道,结合典型案例,增强群众护路意识,推动维护工作从“被动整治”转向“主动参与”。镇里还计划将路域环境维护纳入村规民约,明确村民责任,并推广“五村联动”经验,推动沿线各村建立区域协作机制,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持续保持路域“干净、整洁、有序”。
下一步,棠棣镇将持续深化路域环境整治,推动10条公路路域环境再提升,让文明新风持续吹拂乡村大地,为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提供坚实环境保障。
(来源:安陆市棠棣镇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