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安陆市:90后新农人用三千亩良田书写青年担当

2025-10-13 11:53

本网讯 通讯员沈斯琴   在安陆市,有一位90后新农人用六年时光,将三千亩荒地变成了丰产田,不仅蹚出了规模化、机械化、科技化的农业发展路,更带动周边农户增收致富,他就是湖北福豪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万振涛。

接下来,让我们走近“新时代涢城青年”万振涛,聆听他的返乡创业故事。

一、返乡初心

万振涛与安陆农业的结缘,始于2019年父亲的一个提议。彼时,他还在女装行业打拼,而家中长期从事农机工作的父亲,在烟店镇冯庙村发现一片3000亩的荒地无人耕种,便提出“把这块田种起来”的想法。这一提议,恰好与万振涛的心声共振。

“当时正是脱贫攻坚关键期,我看到家乡不少农户辛苦劳作却收入不高,心里总想着能为家乡做些什么。”作为土生土长的安陆人,万振涛对家乡有着深厚情感,他深知“如果一个地方要有发展,一定要有产业带动”—— 若能通过农业产业带动乡亲增收,既是对家乡的回馈,也是一件极有意义的事。就这样,他回到安陆,开启了“新农人”的征程。

二、科技+政策破解农业难题

初涉农业的万振涛,曾因“零经验”心生抗拒,也走了不少弯路。“一开始不懂农业知识,也不熟悉政策,只能埋头苦干,吃了很多闷亏。”他坦言,是系列培训和政策支持帮他“破局”—— 通过参加“头雁培训”“高素质农民”等培训,他系统掌握种植技术;依托市政府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系统推进“小田”整合改造,实现向连片“大田”转型升级,为规模化农业生产筑牢基础;通过安陆团市委“青创贷”,贷款300余万元,解决了资金难题;烟店镇政府则主动解决了关键的用电问题。

在发展路径上,万振涛坚持“规模化、机械化、科技化”,与华中农业大学、省农科院共建“院士工作站”,将实验室“搬”到田间地头;流转3000亩土地,引进 “楚丰晶占”等高产水稻品种,推广富硒、有机种植模式;在此技术加持下,“楚丰晶占”水稻亩产提高200-400斤,达到1200斤。

如今,公司已获评“孝感市重点龙头企业”“湖北省放心粮油示范仓储企业”,所产大米更斩获“中国富硒好米”称号;通过“政企银青”“揭榜挂帅”机制,引进了烘干车间、粮食储备库等配套设施,其他设施也逐步完善。

三、带动增收+反哺社会,践行共富初心

“企业不止要赚钱,更要担起社会责任。”这是万振涛始终秉持的理念。在企业发展的同时,他通过雇工、土地流转等方式,累计带动320余户农户增收,其中包含28户原贫困户,总增收金额达700余万元。他本人也获评孝感市“返乡创业致富带头人”。

疫情期间,他主动向一线医院捐赠防护物资;长期向汉东基金捐款,助力贫困学生完成学业。“回报社会、助力共富,是我们一直想做的事。”

万振涛说,从2019年返乡至今,他明显感受到安陆营商环境越来越好,这让他对农业事业更有信心。他说:“农业是能长期做下去、有希望、有成就感的事业。”

四、青年寄语

谈及家乡的变化,万振涛感慨万千:“现在的安陆和十年前完全不一样了,就像‘乡超’办得这么成功,整座城市都更有活力,营商环境也越来越好。”

对于青年创业,他认为,无论在外地发展,还是留在家乡,无论身处何种岗位,都能为安陆的发展贡献力量。希望更多年轻人能看到家乡的潜力,一起为“复兴德安、振兴安陆”贡献青春力量。


本网讯 通讯员沈斯琴   在安陆市,有一位90后新农人用六年时光,将三千亩荒地变成了丰产田,不仅蹚出了规模化、机械化、科技化的农业发展路,更带动周边农户增收致富,他就是湖北福豪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万振涛。

接下来,让我们走近“新时代涢城青年”万振涛,聆听他的返乡创业故事。

一、返乡初心

万振涛与安陆农业的结缘,始于2019年父亲的一个提议。彼时,他还在女装行业打拼,而家中长期从事农机工作的父亲,在烟店镇冯庙村发现一片3000亩的荒地无人耕种,便提出“把这块田种起来”的想法。这一提议,恰好与万振涛的心声共振。

“当时正是脱贫攻坚关键期,我看到家乡不少农户辛苦劳作却收入不高,心里总想着能为家乡做些什么。”作为土生土长的安陆人,万振涛对家乡有着深厚情感,他深知“如果一个地方要有发展,一定要有产业带动”—— 若能通过农业产业带动乡亲增收,既是对家乡的回馈,也是一件极有意义的事。就这样,他回到安陆,开启了“新农人”的征程。

二、科技+政策破解农业难题

初涉农业的万振涛,曾因“零经验”心生抗拒,也走了不少弯路。“一开始不懂农业知识,也不熟悉政策,只能埋头苦干,吃了很多闷亏。”他坦言,是系列培训和政策支持帮他“破局”—— 通过参加“头雁培训”“高素质农民”等培训,他系统掌握种植技术;依托市政府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系统推进“小田”整合改造,实现向连片“大田”转型升级,为规模化农业生产筑牢基础;通过安陆团市委“青创贷”,贷款300余万元,解决了资金难题;烟店镇政府则主动解决了关键的用电问题。

在发展路径上,万振涛坚持“规模化、机械化、科技化”,与华中农业大学、省农科院共建“院士工作站”,将实验室“搬”到田间地头;流转3000亩土地,引进 “楚丰晶占”等高产水稻品种,推广富硒、有机种植模式;在此技术加持下,“楚丰晶占”水稻亩产提高200-400斤,达到1200斤。

如今,公司已获评“孝感市重点龙头企业”“湖北省放心粮油示范仓储企业”,所产大米更斩获“中国富硒好米”称号;通过“政企银青”“揭榜挂帅”机制,引进了烘干车间、粮食储备库等配套设施,其他设施也逐步完善。

三、带动增收+反哺社会,践行共富初心

“企业不止要赚钱,更要担起社会责任。”这是万振涛始终秉持的理念。在企业发展的同时,他通过雇工、土地流转等方式,累计带动320余户农户增收,其中包含28户原贫困户,总增收金额达700余万元。他本人也获评孝感市“返乡创业致富带头人”。

疫情期间,他主动向一线医院捐赠防护物资;长期向汉东基金捐款,助力贫困学生完成学业。“回报社会、助力共富,是我们一直想做的事。”

万振涛说,从2019年返乡至今,他明显感受到安陆营商环境越来越好,这让他对农业事业更有信心。他说:“农业是能长期做下去、有希望、有成就感的事业。”

四、青年寄语

谈及家乡的变化,万振涛感慨万千:“现在的安陆和十年前完全不一样了,就像‘乡超’办得这么成功,整座城市都更有活力,营商环境也越来越好。”

对于青年创业,他认为,无论在外地发展,还是留在家乡,无论身处何种岗位,都能为安陆的发展贡献力量。希望更多年轻人能看到家乡的潜力,一起为“复兴德安、振兴安陆”贡献青春力量。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